|2014-12| #媒体# 第三届三亚艺术季暨第二届华宇青年奖”开幕与颁奖仪式

  
  
 

三亚艺术季:展现最年轻的中国当代艺术

视频地址:http://art.ifeng.com/v/20150119/213b813f-0466-41e2-ab35-cce69c3dc77e.shtml

继12月20日“第三届三亚艺术季暨第二届华宇青年奖”开幕以来,三亚艺术季迎来又一盛况,“2014年华宇青年奖”经过长达一年的评选,于今晚显出庐山真面目。

颁奖典礼在“新裤子”青年摇滚乐队的乐曲声中来开帷幕。首先,此次艺术季总策划人、山西华宇集团董事赵屹松向大家详细介绍了本届华宇青年奖的情况。接着,皮力发言,并向为本次盛会付出辛苦努力的人们致谢,并陆续颁奖。
此时此刻,与北方的寒冬萧索相比,海南三亚不仅气候温暖、阳光灿烂,更因为“华宇青年奖”带来的高涨人气而显得更加引人瞩目。开幕短短两日之内,这里就汇聚了国内艺术界的顶尖人士和各界名流,一同参与分享此次三亚艺术季的盛典。本届“华宇青年奖”终评评委会主席皮力对大家说,好好享受展览才是在这个冬天能够做到的最舒服的事情,“大家千万不要在意这个评审的结果”。山西华宇集团董事长赵华山形容此次活动是“可以使各位嘉宾、广大游客在亚龙湾这个美丽'的海湾中,在享受到阳光与大海的同时,还可以享受到艺术带给我们的快乐、惊奇与震撼!”。
无疑,2014“华宇青年奖”将再次掀起了三亚艺术季的旅游热潮。今晚的颁奖典礼于三亚亚龙湾华宇度假酒店的龙厅隆重举行。三亚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孙苏,三亚市副市长许振凌,著名艺评家、策展人皮力及其他初、终审评委,近50位新锐展参展艺术家及各界嘉宾出席了颁奖典礼。
“华宇青年奖”是由华宇集团主办,专门用于鼓励35岁以下的青年艺术家,在艺术实践的过程中对于艺术语言、艺术思想的创新,探索的一个奖项。本届“华宇青年奖”的主题“潮汐间”。“潮汐”意味着可能的未来;亦是三亚艺术季对自身的定位,在中国艺术地图的最南端,始终保持对前沿,对边缘,对新事物的探寻与眺望。
 
价值丰厚的评委大奖,百里挑一
2014“华宇青年奖”颁奖典礼共揭晓7个奖项,与上一届相比增加了4项,分为2位特别大奖,及5位评委奖,艺术家吴超与艺术家胡为一分别获得“华宇青年奖评委会大奖”和“华宇青年奖评委会全场大奖”,艺术家叶甫纳、艺术家徐文恺、艺术家王海洋、艺术家牛文博、艺术家关尚智、分别获得由皮力、吕胜中、田霏宇、徐累、张培力五位老师组成终审委员会“评委选择奖”。与去年的投票形式不同,本次在终审评委投出各自的赞成票后,还将投出各自的否决票,并通过两种选票的叠加完成最终的大奖颁发。
最头彩的“华宇青年奖”评委会大奖仅有2名,获奖概率仅有4%。他们将分别获得由华宇集团提供的5万元、3万元现金奖励,以及在即将到来的2015年在华宇集团的支持下帮助获奖艺术家完成一次展览或者一个艺术项目的实现。
获得评委奖的5位艺术家将获得三亚艺术季组委会提供的赴意大利威尼斯参观第56届威尼斯双年展的机会。山西华宇集团董事赵屹松表示,对于青年艺术家的鼓励不只是这一个奖,他们还将根据艺术家提出的艺术计划和展览计划帮助其实现,其中包括项目的全程策划,学术对谈,媒体宣传以及文献出版。他说道:“这种实现不仅仅是帮助寻找场地、策展人,还有举办学术对话,媒体支持等,同时,也将会为艺术家提供海外交流的机会,比如资助艺术家到明年的威尼斯双年展进行参观学习。”
 
层层把关,14%的获奖几率
1年多的时间,11位评委,194位艺术家,多门类的艺术作品(包括架上、雕塑、 装置、摄影、影像等)。要想获得评委大奖,先要过经过初审评委的入围审查,概率仅有14%。
“2014华宇青年奖”初评委员会由鲍栋、付晓东、戴卓群、康学儒、李峰、孙冬冬组成,他们遴选出的50位青年艺术家的当代艺术作品100件。入围的50位艺术家分别是:蔡凯、蔡远河、陈陈陈、陈文华、丁建中、耿雪、龚旭、关尚智、贺冰、胡庆泰、胡为一、黄近远、黄立言、黄学斌、黄彦、贾宏宇、姜波、冷广敏、厉槟源、廖文峰、林科、刘国强、刘佳婧、刘润芝、刘茵、卢征远、牛文博、裴丽、钱佳华、任航、孙逊、王海洋、王思顺、魏源、吴超、吴鼎、徐跋骋、徐畅、徐升、徐文恺、杨俊岭、杨心广、叶甫纳、袁可如、张乐华、张钊瀛、郑菁、钟锦沛、钟乐星、宗宁。
 
重学术性,评委多元化,影像作品占50%
在本次“华宇青年奖”的北京新闻发布会上,初评评委鲍栋指出,入围的100件作品中,影像作品占到了一半以上。在他看来,这符合当下青年艺术家们的创作现状,而过于前卫的创作方式又亟需华宇青年艺术奖这样的“公益”项目来支持。艺术市场上一直低迷的影响作品成备受评委们的青睐,这也是华宇青年奖的一大特色。在初审评委付晓东看来,“华宇青年艺术奖”奖项的评出极有可能成为艺术话语权的导向,形成新的学术和讨论话题,而不是市场的选择。在三亚举办等新闻发布会上,另一位初审评委孙冬冬则希望“华宇青年奖能持续下去,变成一种权威:“当我们强调艺术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时候,这种奖项和展览就是在建立与大众的某种关系。”对此,孙冬冬用八个字概括:“关注当下,展望未来”。
从目前来看,“华宇青年奖”每一届的评委都有所不同,而且与其他中国的青年艺术奖项相比,华宇青年奖更注重具有实验精神的青年艺术家,并不是以市场性作为参照,切实的在学术上鼓励、发现新人,并以学术性做为评审的根本依据。
 
极富挑战性的高端艺术品牌
山西华宇集团董事长赵华山在开幕式发言时表示,“华宇青年奖”这个奖项已经成为一个常态的项目,只要是在中国当代艺术中能够创造出新的语言,并且被大众和评委所认同的艺术家,都可以成为下一个大奖的获得者。
“华宇青年奖”将被打造为一个高端艺术品牌在三亚持续下去。“华宇青年奖”不仅对三亚本土艺术起着激发、促进的影响,同时也是对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助推力。青年艺术家们生活在开放、自由的社会空间里。他们获取信息、感知世界、以及生存方式都与前辈们有着极大的不同。他们也面临着比前辈们更加复杂的问题。日益成长的中国社会,全球换进程的加快,他们不仅担负着怎么秉承中国艺术的过去,也要面临如何融合、如何在全新的语境下推进当代艺术的进步。
海南一直处在中国当代艺术的边缘地带,将一项重要的艺术奖项设在这里是极富挑战性的。艺术圈内日趋严重的“中心化”现象不仅制约了当代艺术发展,更不利于地区文化的整体进步。如终审评委田霏宇所言,2001年当巴塞尔组委会筹划在迈阿密举办首届艺术博览会的时候,就屡遭非议。因为迈阿密也同三亚一样,处在艺术的边缘地带。艺术生态,艺术市场都不发达。但事实证明这一举措是正确的。2002年,巴塞尔迈阿密艺术博览会的首次登场就引起了极大的轰动,总共吸引了200多家世界顶级艺术机构前来捧场。三亚“华宇青年奖”就如同当年的巴塞尔博览会要进驻迈阿密一样,如此创举将开拓出一片中国当代艺术的新天地。
正如皮力所说:“三亚艺术季暨华宇青年奖确实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看当代艺术的机会,这已经逐步显示出中国艺术发展多元化、去中心化的可能”。
 
关于华宇
近三年来,华宇集团通过“三亚艺术季暨华宇青年奖”这一公益活动积极参与到当代艺术的生成中,持续关注青年艺术家,以鼓励和帮助青年艺术家的方式介入到当代艺术发展中来,为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寻找新语言。与此同时,希望为三亚本土带来艺术探讨的可能,以艺术的力量为城市新添亮色,将三亚打造成一个艺术史高度的发生现场。
此次奖项的倡立者和资金支持方华宇集团,在25年的发展过程中一直秉持“致力人们的美好生活”的企业使命,积极从事多项社会公益事业,投身慈善捐助。华宇集团先后支持研究院旗下的山右美术馆举办了多场顶级水平的公益性美术大展,展出包括齐白石、黄宾虹、张大千、徐悲鸿、林风眠、傅抱石、李可染等数十位国画大师、大家的国画精品,还延请几个国家级艺术团体到太原和三亚演出,提升了人们的艺术欣赏档次,长线支持文化钜献《山右丛书》的编撰。自2012年起,华宇集团远赴海南三亚,参与发起、组织 “ART•SANYA艺术季”,在“天涯海角”展示了中华国粹与世界当代艺术相互激荡的艺术新景象,同时也展示了当代中国企业的经济实力与文化抱负,已经产生了全国乃至国际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