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9| #活动# 广州美术学院附属中等美术学校建校60周年校庆
|2014-11| #评论# 模件化的异化生存——蔡远河的近作解读
胡斌 (广州美术学院艺术管理学系副教授、批评家、策展人)
近些年备受关注的青年艺术家蔡远河不断有令人惊喜的作品呈现出来。多年前,我曾为他那些反映青春的迷惘与诗意的作品撰过文,而最近几年,他的作品虽然总体上说仍然与当代生活的体验有关,但是涉猎的知识视域要远为宽广,表达的方式也迥异于以前的那种带有表现主义意味的手法。在这里,我试图将其有着内在关联的几个系列的作品放在一起进行整体性的描述。
这几个系列的作品具体来说就是《心和祠四步图》、《异化的器物》、《错位与异化》、《无处榫接》。这些作品让我想到了艺术史家雷德侯所谈到的中国古人所发明的以标准化的零件组装物品的生产体系。有的批评家已经指出了这一点。不过,蔡远河将这种中国古代艺术创作加工的“模件化生产”的图式解剖不仅指向了物件,同时也指向了人的血肉之躯。
《心和祠四步图》是他调查广州古村落沥滘村的研究所得。他曾参加了好几次带有人类学田野调研和文化保育性质的实地考察计划,并以艺术的方式介入到原生态的文化形态之中。心和祠是他在调查之中所遭遇的其中一座祠堂,他试图以木刻的方式将祠堂组建的过程进行复原,在这个复原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建筑模件是如何搭建起一个祠堂的;而那个不合比例的巨大的手的参与又使得祠堂的建造成为一种模型的游戏。这是否喻示着这种对于往昔遗存以及所承载的社会结构的探源实际也是一种重新的建构?
除了对于建筑物的拆解,蔡远河创作更多的是对自身进行解剖的作品。与《心和祠四步图》的表达方式一致,这些作品均采用平实而又理性的木刻手法,像是制作简朴的产品说明书一样,将身体也当作产品一般进行解析,但是它们又不真的是科学图谱。《异化的器物》系列将各器官制成剖面图,但是暴露出来的所谓血肉骨骼却产生了与功能不对应的变异,比如舌头变成了生殖器又或者阳具浸入了脑部等,我觉得,这些变异体实际上是对与某些潜藏的意识活动予以视觉化的产物。而在《无处榫接》系列中,他将自己变成了各部分可拆卸的榫卯结构的人偶。人偶内部布满了线管,似乎能量来自于电源,通过这样的对自身冷峻而变异的表达,作者要透示的是人在一切都产品化、模件化的世界中的荒诞体验。
而在《错位与异化》中,蔡远河制作了好几类不同的错位图像,包括动植物、身体、建筑物、社会与生活场景等,以貌似简笔写实的方式将原本不匹配的元素拼合在一起;同时与另外几个系列的纯黑白图像不同,这些作品加入了红色,红黑的强烈对比带了某种视觉的刺痛感;而更有意思的是,他还引入了机械力,将这多组图片设置成可以自动翻页的活动装置。机械式的形体组装和机械式的被动观看将现代社会的理性暴力展露无遗。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蔡远河通过这样有着内在关联的几组作品反思的是现代社会建立的科学主义、理性主义的社会与生活体系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它使得一切事物都异化为冷漠的模件,丧失了鲜活的生命力。这种反思暗合了近些年思想界对于现代性世界的种种分界的重新探讨和审视,他以一个艺术家的敏感通过视觉的方式让我们更直观地看到了这种问题的尖锐性。
|2014-11| #展讯# 第三届广州国际藏书票暨小版画双年展
展览名称:2014第三届广州国际藏书票暨小版画双年展
开幕时间:2014年11月7日早上10:00
展览时间:2014年11月7日 至 11月16日
展览地点: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
主办单位:广州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家协会藏书票研究会
承办协办: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 莞城美术馆 观澜版画原创产业基地 广州美术学院科研创作处/国际交流处/版画系
第三届广州国际藏书票暨小版画双年展委员会
2014年10月36日
|2014-11| #活动# 藏书票暨小版画双年展活动与讲座安排
|2014-11| #展讯# 第十二届广东艺术节全省优秀美术作品展
第十二届广东省艺术节优秀美术作品展
主办单位:广东省文化厅
展览地点:广东美术馆 (1-9号展厅)
展览时间:2014年11月12日—2014年12月11日
由广东省文化厅主办的第十二届艺术节将于今年11月隆重举行。此次艺术节首次将美术作品列为艺术节的一个专门项目,组织全省优秀美术作品评选,并在广东美术馆举办“第十二届广东省艺术节优秀美术作品展”,该展览同时也是“首届广东艺术节全省优秀美术作品展”。这项活动将成为之后每届广东艺术节的常规项目。这项创举改变了以往的艺术节主要以舞台艺术为主的格局,既使所呈现的艺术面貌更加丰富和多元,又为广东省广大美术家提供了一个省一级美术大展的参展平台。此举必将极大地调动广东美术家的创作动力,对广东美术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推动和导向作用。
此次展览共收版画、国画、雕塑、油画、水彩等作品近1000件,其中全省各地文广新局推荐作品近700件。初评和复评分别于10月10日和10月30日在广东美术馆进行,展览将展出其中优秀作品300余件。
展览现场:
|2014-10| #展讯# 南京国际美术展
由中国侨商联合会、南京布罗德文化投资有限公司主办,南京利源集团、南京财富投资集团承办的首届“南京国际美术展”于二〇一四年十月八日至十四日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开幕。这是继第二届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后,南京举办的又一国际盛事。
首届“南京国际美术展”以“多彩世界、纷呈当下”为主题,系非商业性、非盈利性的大型国际美术、学术盛会,她以构筑中外文化艺术交流桥梁,选拔有潜力的优秀美术家,培养国际上认可的知名美术家为目的,以提高中国文化艺术对外的开放度和融入度,全面加强中国美术在世界美术发展历史中的作用和力量为宗旨。
本届美展分为三大部分:全球作品征集展、资深艺术家特邀展及世界艺术大师作品展。 另外,由国内外知名学术专家参与和讲授的两个学术性论坛和一个艺术品投资高峰论坛也将同期举行。
感谢您对“南京国际美术展”的关心与支持,恭请您的莅临!
南京国际美术展组委会
二〇一四年十月八日
|2014-9| #展讯# 第三届广东青年画院汇报展
第二届广东画院签约画家汇报展暨第三届广东青年画院汇报展在广州艺术博物院举行
作为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之一的广东画院,一直以来在办院模式、发展部署上都有新的探索和突破,在某些方面可以说是走在国内同行的前面,如确立广东画院签约画家制度和成立广东青年画院,这两项重要的学术举措使广东画院呈现出一种不同以往的,更为开放的学术姿态,并在全国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
广东画院于2005年首次成立广东青年画院,经过三届的努力,不断选拔和培育青年优秀美术人才,令院本部后备力量的培养与队伍建设得到了加强。在此基础上,在2007年继续启动签约画家制度,其主要对象则是省内外有影响、有艺术个性和发展潜质的画家,旨在加强画院与外界在学术上的交流和联系。这些画家在合约期内,与在职画家一样参与画院举办的各种学术展览及出版采风等活动,但不占画院编制,也不调动画家原来的人事和工资关系,画院和他们实质上是一种契约关系。这种制度是在画院画家编制和办院经费有限的情况下,作为进一步加强画院创作力量的一种良好补充。
这两项制度实施以来,每3年一届的签约画家、青年画院画家和院本部画家在学术追求上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在艺术创作上硕果累累,在历届的全省、全国等各项美术大展中,他们都曾获得过骄人的成绩。广东画院通过此次展览,展出他们在合约期间创作的精品力作,一方面向社会大众汇报他们在此期间的创作思考和突破,另一方面更希望借此进一步总结和检验这两项国办画院新制度所带来的成效,从而摸索出日后更多的新举措和新方法,为更好地落实党和政府建设文化强省的时代新要求,积累更多的实际经验。
展览至2014年10月7日结束。
|2014-9| #评论# 声音 | 付晓东:新青年价值与CYAP
文/付晓东 (策展人、评论家)
“中国青年艺术家扶持推广计划”(简称CYAP)是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和北京德美艺嘉文化产业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项目,这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开端。它以学术为导向,具有前瞻性和国际化的视野,依靠国内外最具水准从业者的支持和参与,进行一次开创性的事件。
中国当代艺术行业的各种平台,都在逐渐规范之中完成搭建过程。建立在中国比较复杂和混乱的社会和市场环境的基础之上,这个渐趋完善和系统的过程,无疑是充满创造性的要求和克服种种困难的挑战。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在下一个年代跨向新的阶段的决心。这绝不仅仅是艺术家单方面创作的要求,同样也是对新型、专业、持续,并且规范的艺术机构提出更高水准的要求。万里长城必然都是由每一块砖累积成的,一个庞大、复杂的计划,也必然是每一个细节的认真对待,每一个环节的耐心完成,每一个创造力的珍惜对待,积累而成。这是一个长达5年的创造性活动,需要不间断的努力和爆发,需要社会和艺术界各方各面的力量的支持和帮助,它才有可能汇聚成江河,来滋养参与计划的青年艺术家,以及整个行业系统。希望能够为艺术生态发展、艺术价值的呈现、艺术家自身的成长和文化建设起到良性的作用。
《错位与异化》序列6-13 蔡远河(CYAP艺术家) 数码绘画 50X50CM 2013
从大量走访青年艺术家工作室的调研情况来看,中国的青年艺术家正在迅猛地进行艺术内在结构的转换。资本的全球化、信息的网络化深远地影响新一代青年的生活方式和精神世界。任何伟大的文化潮涌,都是由一个个不寻常的个体组成的。因为巨大的生存背景和文化氛围的变化、越来越短的代际差别、不同群体的认识鸿沟必然也使新一代的青年艺术家共振、辐射和裂变出不同于上一代人的思维系统、创作方法和视觉结构。而艺术创作恰好是这些飞速变化的时代痕迹的最好体现。对不确定的时代的变迁与创作的发展,保持敏感和开放性的态度,及时的肯定和真正的尊重未被大众所认同的创造性价值,才能真正起到帮助和扶持的作用。很少有人会否定青年的代群问题和社会的整体氛围有关,围绕青年问题可以分为心理问题、身份问题、阶级问题、文化问题、政治问题……
倒影 林伟祥(CYAP艺术家) 布面丙烯 90X150CM 2013
在中国巨大的价值观转换期的背景下,意识形态的差别、生活和文化传播方式的改变,以及相对狭窄的生存空间,使每一件个人私事变得语重心长,成为政治性的折射。他们不是在社会阶层基本稳定的社会条件下被特定的文化教养喂养成的,而是在转变过程中经历着价值观的错位。由于自身内部激荡着一部和世界上其他国家完全不同的精神成长的历史,个人地下室中的私事被不厌其烦地放大说明,琐碎事的详细描述变得绝对必然,日常生活充满值得被关注、被分析的额外的信息。从艺术的生存环境来看,越来越多的艺术空间和画廊支持着自由艺术家的成长。虽然青年艺术家不得不与学院教育保持着制约关系,但是对美院教学体制和主流的审美趣味的出逃变得更加理直气壮。
目前出现的可以看到的断裂性的美学倾向包括:
1、巴塔耶的理论与“死亡美学”。将巴洛克、死亡、性感和神圣结合到一起的混杂美感。这种美学受到欧洲基督教压抑已久的异教文化的大众化泛滥的影响,比如LADY GAGA 的走红,大众文化更深一步泛化,是青年文化区别于以往的断裂性现象。
2、帝国的反抗。青年艺术家反抗“商业帝国”和“政治帝国”的实践,是一种无权者的反抗。艺术不再是美术馆里的陈列物,而是将艺术事件嵌入到媒介文化和社会生活中,让艺术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比如这两年比较火热的“自我组织”群体。对商业帝国的反抗,则是进入品牌的内部系统,或利用或改变,进而使商业逻辑成为艺术语言的一个部分,使其所信奉的价值崩溃。
3、日常体验性。年轻艺术家避免大资本、大制作的国际化风格,把日常生活和感觉经验转化成作品,一个被忽视的垃圾场景经过诗意的转换,从另一个世界观和价值观去体验,作品强调现场性、体验性、经验性,从而使日常平庸生活的体验升华。艺术家作为一个普通人身体力行的感受传达,给观众以切肤之感。
4、玩乐主义。一种在视觉上尽量做得轻松,彩色,让人充满愉悦之感,注重视觉愉悦和感官享乐;另一种回到内心的沉静和修炼,回到东方禅学和传统文人的自我超脱。在视觉上也有完全不一样的视觉经验。
5、新的身体性别意识。同性恋文化和女性主义发展产生对“男色审美”的知觉,以及“正妹文化”。身体依然是被关注的对象,身体所包含的种种极端状态被进一步呈现。对男性身体和气质的关注,成为新的美感对象。
6、理性的诗意。艺术的极端感性与科学的极端理性互相融合,衍生出用科学方法来完成作品的艺术家,利用科技手段表达人文价值的艺术家, 使用科学材料的艺术家……。理性化的美感,机械冰冷的感受,制图的规范性,与某种艺术的随机性、情感性相结合。由于出于思维方式和根本方法的不同,使在科学知识系统背景下完成的作品出现了一种新的视觉范式。使智性和知识融合到感知的系统中去,使主观和客观互相渗透,使实证和猜想,理性与感性融会贯通。
本次计划强调“专业性”和“研究性”。为建立具有归属感的创作者的文化共同体,计划更加强调沟通和参与,分享与合作,自由与独立的创作者精神。同时,CYAP 另一个特征就是“走出去”,为青年艺术家拓展海外影响力和资源,使最具中国代表性的艺术家有更多的在国际舞台上展示的机会。在完成了前两个阶段之后(包括第一阶段资料搜集,工作室走访、专家推荐及艺术家自荐;第二阶段资料研究,由九位评委进行独立终审),我们所面临的任务是第三阶段,进入“计划”的项目执行、行动阶段。在编撰这本画册之初,我们向所有的年轻艺术家提出了一个问题,“你所认为的未来是什么?”每一个艺术家的页面上,都有他们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 一段写给未来的话。让我们共同期待5年后,保持持续性的观察和支持,期待我们所共同建立的未来的到达。
关注支持中国艺术的未来
微信搜索:CYAP青年艺术家扶持推广计划(或直接保存以下二维码扫一扫)
|2014-9| #媒体# 发现·成长·对话,关注青年艺术家,关注常青藤计划
视频:http://v.qq.com/boke/page/t/0/4/t01362kxyi4.html
常青藤计划2014·首届中国青年艺术家推介展学术主持盛葳说:“常青藤计划聚焦青年艺术生态,生态这个词是这次展览的关键。今天的青年艺术家有一个很重要的关注点--创新,创新是艺术史最关键的一个动力。”
推介展策展人康剑飞说:“市场对于一个艺术家永远是一种我们没有想到的没有预期的回报。”
常青藤计划项目发起人姜大方说:“这是一个关注青年艺术家成长的舞台,常青藤计划更多的希望为青年艺术家提供一个健康的可持续性的舞台,让他们更好的专注于自己的艺术创作,专注于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准,将来呈现出更多的优秀作品。”
推介展设计师王天宁说:“常青藤象征一种健康、绿色、顽强,团队精神。”
------------------------------------------------
你眼中的常青藤计划是什么样子的?
大家可以畅所欲言,给小编在微信上留言,说说你眼中的常青藤计划。 期待你的踊跃参加~
|2014-9| #展讯# 青春礼赞—中韩青年艺术展
展览名称:青春礼赞——中韩青年艺术展
策 展 人:赵力(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全英柏(韩国弘益大学教授、2014年青年艺术100艺委会)
开幕时间:2014年10月1日(周三),17:00
展览时间:2014年10月1日(周三)-10月29日(周三)
展览地点:韩国弘益大学现代美术馆新馆
主办单位:青年艺术100组委会、弘益大学现代美术馆
学术支持:中国现当代美术文献研究中心、东亚文化艺术研究所
参展艺术家:
中国:蔡远河、陈皎、迟群、冯一尘、郭子龙、杭春晖、郝世明、何千里、雷磊、李威、卢征远、彭剑、史国威、孙浩、陶娜、王敏、许宏翔、徐加存、张璐、张哲溢
韩国:姜俊榮、權仁卿、權載珉、金炳昊、金英眞、金志朎、Mioon、寶羅李、辛康、申東媛、廉智嬉、兪義正、YoonSaerom、李康旭、李康元、李尙遠、李源雨、張圭廷、程廷柱、鄭喜丞
1992年中韩建交之后,已经过了20多年。虽然两国在经济方面的交流以及合作越来越多,但是文化艺术方面真正的交流还没达到两国所想得到的目标。此次展览为中国青年艺术100与韩国弘益大学的首次强强联手,通过这次交流展览以及沙龙讲座,希望能够奠定两国文化艺术交流的基石。并且在全球化的发展过程当中,整个“亚洲”的概念已经越来越被重视。这次展览将为中韩两国当代艺术交流、青年艺术家发展带来全新的艺术体验。
由赵力、全英柏中韩两国最高等美术学院教授领头,二十位中韩青年艺术家均为2014年青年艺术100活跃艺术家。作品风格饱含青春的激情又不失艺术家沉稳的灵魂,二十位艺术界新星均在艺术道路中大放异彩,这将是一场青年艺术盛宴。为青春呐喊,为艺术喝彩,The Ode to Youth!
关于弘益大学现代美术馆
弘益大学现代美术馆设立于1964年,收藏韩国近现代绘画、雕塑、书法等艺术作品。现在弘益大学现代美术馆有两个展览馆,第一馆在文轩馆的第四层作为弘益大学毕业生的展览馆,每年展出本科与研究生的毕业作品以及研究报告展作品;2009年新开的第二馆经常会举办一些主题交流展与邀请展,推动当代艺术,发掘和推介青年艺术家。
展览期间讲座安排
时间:2014年10月2日(周四),15:00
-----------------------------------------------------
更多详情请关注青年艺术100微信公众号:artnova100
www.artnova100.com
|2014-9| #展讯# 他们的画里,有青春的故事!——学院青年艺术家版画插画推介展
二十一空间美术馆 2014-09-06
如果我们的头脑没有了畅想,如果我们的心灵没有了空隙,如果我们的天空没有了繁星点点,如果我们的眼睛已经看不见有意味的风景,这个世界是不是会让你心生恐惧?
别怕,这个世界并没有那么糟糕。9月6日起,21空间美术馆为公众带来的“青春故事汇第二期——学院青年艺术家版画插画推介展”,就正是希望给迷失在都市快节奏的人们,带来美妙且充满臆想的青春故事。
9位学院青年艺术家,用他们独特的思考方式,以版画、水彩、纸本素描等多种媒介,写出了内心的故事。这里头,既有荒诞和异样的魔幻天地,也有呈现当下的生存感悟;既有丰富夺目的色彩世界,又深沉内敛的黑白画面。当代年轻人的多变思维,在此产生了微妙的碰撞,我们期待你能走进21空间美术馆,细细品味这些来自年轻艺术家的青春故事。
部分展览作品:
《有意味的风景·水Ⅸ》,李长兴,套色石版画
《繁星点点Ⅲ》,蔡远河,木刻
《我从时间的缝隙中走过》系列之一,庄美娟,石版画
《九歌注图-大司命》,何子健,版画
《望桃源》,郑峰,石版画
———————————————
如何找到我们
【乘车路线】汽车客运站点:东莞市汽车总站、东莞市东城汽车站
【公车路线】乘坐1路、18路、23路、36路、X9路到方中电脑城(站),或乘坐17路、25路、26路、36路、47路、59路、C1路、X9路到天源电脑城(站)下车即到
喜欢我们的朋友可“查看公众账号”关注(ID:gd21samg),可分享到朋友圈,可给我们留言,也可关注新浪微博@21空间美术馆
“珠三角环保电影展-锐角:珠三角文化交流计划”
展期:2014年9月6日-10月19日
“青春故事汇第二期—学院青年艺术家版画/插画推介展“
展览时间:2014年9月6日-10月19日
温馨提示:9月8日周一(中秋节闭馆)
开馆时间:周二至周日 9:30 – 17:00
地址:东莞市莞城区汇峰路一号汇峯中心H区36号
Tel: 0769-2882 1988
E-mail: 这个 E-mail 受所垃圾邮件程序保护,您需要启用 JavaScript 才能查看。
www.21samg.com